
瑞士,以和平中立與自然美景著稱,但你想過嗎?在這片看似寧靜的湖泊之下,竟然隱藏著數千噸的未爆彈?這些炸彈不僅是二戰遺留的產物,更反映一個中立國家在歷史與現代之間的矛盾與挑戰。以下就帶你深入了解這個話題,從歷史淵源到現代解決方案,一探瑞士湖泊下的秘密。
瑞士的中立歷史與軍事防禦
瑞士自1815年《維也納會議宣言》後,確立了永久中立國的地位。雖然避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直接戰火,但地處歐洲中心,瑞士的中立並非意味放鬆防禦;尤其在二戰期間,瑞士沿著阿爾卑斯山修建了大量軍事設施,囤積了龐大的武器彈藥,以備防禦德國納粹的可能侵略。
為何湖泊成了彈藥的埋藏地?
二戰結束後,大量未使用的彈藥成為瑞士政府的負擔。當時,部分彈藥直接被丟入湖泊,如布里恩茨湖(Lake Brienz)、琉森湖(Lake Lucerne)、紐沙泰爾湖(Lake Neuchatel)等,另一部分則存放於深山洞中。然而,隨著時間推移,它卻成了現在的環境與安全難題。
湖泊與未爆彈現況
- 布里恩茨湖與琉森湖:約3300噸彈藥,部分位於水下150至220公尺深處。
- 紐沙泰爾湖:約4500噸彈藥沉入湖底。
- 日內瓦湖:供應當地80%飲用水,但淺水區內仍存大量廢棄軍火,距離市區僅50至100公尺,甚至靠近泳客常造訪的區域。
這些未爆彈可能含有毒物質,如三硝基甲苯(TNT),對水質與環境造成威脅。
未爆彈排除的挑戰與進展
瑞士軍方目前正著手清除湖泊與山區的未爆彈,並於2024年啟動了水下排雷方案徵選計畫,將選出三個最佳方案,並於2025年4月公布結果。但由於水下環境複雜,包括能見度差、砲彈重量、磁性干擾等技術挑戰,讓排除過程難上加難。
歷史教訓與全球影響
瑞士的問題並非個例。根據「詹姆斯.馬丁非擴散研究中心」報告,全球在1918年至1970年間,共有160萬噸彈藥被丟入湖泊與海洋,主要集中於德國與英國周邊海域。當時的專家相信,深水區可「隔絕」火藥,減少爆炸風險,但如今,這些遺留的歷史物件卻是對全球環境與安全的威脅。
關鍵字
瑞士未爆彈、布里恩茨湖、日內瓦湖軍火遺留、二戰瑞士軍事歷史、瑞士排雷方案、湖泊環境污染、軍火廢棄影響、軍火處理問題、日內瓦湖、琉森湖、未爆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