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鮮為人知的瑞士那抹黑:租賃兒童

出租兒童

瑞士,社會安定、人民富足,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能無憂無慮地成長。然而,18至19世紀的瑞士,卻有一段令人震驚的黑暗歷史——租賃兒童(又稱契約兒童)。這不僅顛覆了瑞士的美好形象,更揭示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。


什麼是租賃兒童?

在18至19世紀,由於貧窮,養育孩子成了家庭的巨大負擔。當時,瑞士出現了一種讓窮人將子女送往農家、工廠或寄養家庭的制度。這些孩子表面上被稱為「接受照護」,實際上卻是廉價勞力的提供者,從事農活、家務,甚至遭受不人道的虐待。


租賃兒童的悲慘遭遇

  1. 工作與生活條件
    • 大多數孩子每天需工作超過12小時,週休僅一天。
    • 居住條件不佳,有些孩子甚至被迫睡在穀倉中,用麻袋取暖。
  2. 身心創傷
    • 部分孩子挨餓,甚至吃豬飼料果腹。
    • 受虐案例頻頻,包括毒打、超量工作,甚至性侵害。
    • 例子:亞弗瑞德 · 立特曾因挨餓與虐待,導致心理創傷,其兄弟更因無法承受痛苦而自殺。
  3. 法律的不公
    根據當時的瑞士民法,政府有權以預防性措施將孩子強制送至寄養機構,甚至在不需證據的情況下,讓原生家庭無法干涉要送去哪。

揭露與反思

  • 媒體報導與電影反映真實
    瑞士電視台與電影《出租男孩》(2011年)重現了租賃兒童的悲慘經歷,喚起了大眾對這段歷史的關注。
  • 官方與民間的回應
    2013年,瑞士政府正式向受害者道歉;2017年生效的法律規定,受害者可獲得高達25,000瑞郎的賠償

對歷史的意義

這段從19世紀持續到1980年代的黑暗期,留下了近10萬名受害者。直到21世紀,相關研究、展覽和媒體報導才逐步揭示出真相。


關鍵字:瑞士租賃兒童、契約兒童歷史、出租男孩、瑞士黑歷史、寄養制度、瑞士、Der Verdingbub、琉森州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